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-【唯一官方网站】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天下 > 聚焦 > 正文

24名大学生“热血承诺” 让这场生命接力永不落幕

2025-08-08 08:18:30?作者:?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  责任编辑:周冬   我来说两句

小馨馨是一名7岁的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,因一直未找到适配的骨髓捐献者,小馨馨每月需要800毫升救命血。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得知了情况,招募到24名大学生志愿者,成立了“小馨馨帮帮团”,并且“毕业一人、补充一人”,为小馨馨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。他们是如何运行的?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。

唐新宇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队的一名老师,20多年来保持着定期献血的习惯。从2001年首次献血至今,唐新宇的献血量超过9000毫升,是两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。不同的是,从去年年底,他开始每个月带着学生来献血,每次两人,共献血800毫升,血液全部定向捐献。

小馨馨是永州的一名7岁小女孩,两岁时被确诊为重度地中海贫血。这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,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才能痊愈,在找到适配的捐献者前,小馨馨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。

小馨馨的父母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,不具备献血条件,当地血库又供血紧张,这使小馨馨的治疗经常面临“血荒”。为了维持女儿的生命,妈妈李湘苗不得不经常带着孩子在城市的献血屋旁蹲守,寻找愿意帮他们的好心人。

正常情况下,小馨馨每个月需要输血两次,但是血源不稳定,有时20多天才能输上。找血液来源,成了李湘苗每个月最焦虑的事。

2024年年底,唐新宇和学生们在献血屋开展志愿服务时,认识了正在血站蹲守的李湘苗。唐新宇有一个女儿,年龄和小馨馨一样,看着身形瘦削、脸色惨白的小馨馨,唐新宇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
唐新宇说,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到我女儿的身上,我会多么的无助。看到她手上密密麻麻的针眼,真很心疼。了解这个情况后,就想我怎么能帮助到她。

唐新宇向永州市中心血站询问,得知全市血液属于紧张平衡状态,市民捐献的血液要优先满足抢救用血,然后才能轮到像小馨馨这样常见病人的用血。因此,血站建议唐新宇,最好能找人定向为小馨馨献血。

献血“从一个人到一个团”

唐新宇老师明白,对小馨馨这样的重度地贫患者来说,有了稳定的血液来源,才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身体条件,才能为未来做骨髓移植做好准备。于是,回到学校的唐新宇,立即就开始制定援助计划,写了一封电子倡议书。他想发动学校的学生参与进来,一起为小馨馨献血。但他之前从未做过这种事情,心里还是非常忐忑。

唐新宇没有想到,倡议书发出去不到24小时,他们就接到了30多个学生来电,涉及学校的所有年级和专业。19岁的唐俊杰是大二学生,读机电一体化智能装备专业,两年前,他因为一场车祸而命悬一线,是手术室里1600毫升的血液把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。得知小馨馨的遭遇后,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

报名后的第二个月,唐俊杰就进行了献血。两天后,在医院的儿科病房里,鲜血缓缓注入小馨馨的身体,她苍白的小脸上又有了红润。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,报名学生的人数还在增加,唐新宇不得不进行筛选。

2025年1月开始,由24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“小馨馨帮帮团”正式运行。为了让小馨馨有更好的输血体验,他们联系医院,为小馨馨开辟了绿色通道,减少她在医院每次输血时检查和等候的时间。

小馨馨妈妈李湘苗介说,以前在别的医院,正常流程要等三四个小时才能输上血,现在在这边,开通了绿色通道以后专人专送,每次来个把小时就输上了。

有了稳定的血液来源,半年多来,小馨馨的病情逐渐好转,各项指标也都趋于正常,学习生活和普通孩子差不多,成绩也上来了。

新老持续接力 为小馨馨“生命续航”

最近,“小馨馨帮帮团”里的高年级学生马上要开始长期外出实习,无法继续做志愿者。于是,他们决定招募新成员,继续将团队成员维持在24人。

每次来医院输血,“帮帮团”的志愿者都会过来陪小馨馨玩,让她在近两个小时的输血过程中不会孤单。因为长年患病,让小馨馨少了很多和同龄孩子玩耍的机会,人也变得寡言少语。志愿者的陪伴,让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。

在帮小馨馨的过程中,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也发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自我价值。

唐新宇介绍,参加志愿服务的这些同学,很多是从农村出来的,他们父母亲一直在外地打工,是爷爷奶奶带大的。自身心理方面也有一些不自信,通过志愿服务自己得到了提升。

暑期开始了,“小馨馨帮帮团”的几名高年级学生要去外地长期实习。为了让团队保持稳定,唐新宇提前招募了一批新的学生志愿者。这天,他们在学校图书馆进行了交接仪式,团队继续保持24人的“满编”状态。

热血为爱而奔涌 青春因你而闪亮

给小馨馨志愿献血的24名大学生中,有的大学生父母是无偿献血者,有的大学生自己就是献血的受益者,所以这场接力的实际规模比我们看到的要大得多,它既包括了这24名大学生之间、新老力量交替之间,也包括代与代之间和更广泛的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接力,接续不断,因而力大无穷。

在此,我们志愿加入这场接力,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,让奔涌的热血在每个人体内、在有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继续流动,“现在我帮人,未来人帮我”,这是一份对社会的共同期许,也是一张最闪亮的青春宣言。

(总台记者 闫乃之 宋凯欣 欧阳干湘 孙晓璐 永州台)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今日热词
更多>>福建今日重点
更多>>国际国内热点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