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-【唯一官方网站】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天下 > 聚焦 > 正文
【文物里的抗战记忆】小纺车背后的延安大生产运动
www.fjsen.com 2025-08-09 09:13:20 来源:光明网

【文物里的抗战记忆】

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的周恩来旧居中,一架矮矮的木质纺车静静陈列。这架纺车是在延安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期间,由三五九旅旅长王震送给周恩来同志的。

1941年至1942年,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,延安军民的吃穿用度陷入空前困境。党中央发出号召,动员全体军民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,在边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为解决军民纺车短缺的燃眉之急,王震率领三五九旅,组织军民日夜赶工,造出上千辆纺车送往各机关单位。他们更亲手改良纺车,在锭子上加装加速轮,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
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,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样,积极响应大生产号召,带头投身生产劳动。1943年,为鼓舞大家的纺线热情,中央直属机关在枣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纺线比赛。任弼时夺得第一名,周恩来被评为“纺线能手”。周恩来纺的线还被评为甲等,并被送到边区农展会上展出。中央领导同志的身体力行,极大地鼓舞了投身大生产运动的广大军民。

今天,这架纺车虽已不再飞转,但是凝聚在小纺车身上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延安大生产精神,依然如一座不朽的丰碑,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。

资料来源: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频

策划:李方舟 茹行止 王文韬

制作:茹行止

责任编辑:黄丽红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