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评中国】河海津韵,演绎水与城的浪漫交响
2025-08-09 12:50:50? ?来源: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: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|
何以中国,且看天津。8月9日,“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天津举办。 天下津渡,海纳百川。渤海之滨,九河下梢,天津这座河海交汇的城市正以开放姿态迎接世界目光。 水陆共生之城。海陆变迁形成的天然要塞,退海之地留下的聚落空间。作为海退之地和黄河改道之所,天津滨海平原大小河流密集纵横,泻湖洼淀星罗棋布,催生了天津先民“依水而居、以水为业”的生存智慧。近海地区广有鱼盐之利,远离滨海的河流两岸则适合航运商贸。从四道贝壳堤到天津八景,从独乐寺的飞檐雕花到“万国建筑博览会”,铺展的是这座城市的传承与进步。从三岔河口到大沽口,从紫竹林码头到天津港,从河运、海运到河海联运,不断书写出这座城市人与舟共济的传奇。 人水和谐之城。河风海韵交汇的天津,因水而兴,因水而荣。“七十二沽”、坑、塘、洼、淀,还有那条穿城而过的海河,万千水道,终汇入海。在元明清时期,经过大规模的水系改造以后,天津形成了一脉入海的海河水系,由此成为华北平原地区的水脉中枢。治水治本,近些年天津下了狠功夫,严守生态红线,切断一切污染源,全面开展退渔还湿、退耕还湿,湿地面积不断扩大,湿地植被得到大规模恢复,天津探索出人与水和谐共生之道。夏夜的海河两岸灯光璀璨,光影交织的绚丽景观吸引众多游客观赏。如今蜿蜒流淌的海河已经成为天津城市新的象征与名片,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等独特文化景观带,成为天津市民身份认同与精神归属的文化符号与城市地标。 河海共枢之城。海河的波涛与渤海的浪潮共同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河海文化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近代的天津,已崛起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,可谓“商舶浮海兮杳杳,鱼舟聚沽兮鳞鳞”。在改革逐浪潮的时代背景下,天津吹响“向海图强”的号角,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双重驱动下,从“黄金水道”变身为连接全球多地贸易的“经济走廊”。如今的天津,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“海上门户”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陆海联动的支点。从“依河而生”到“向海图强”,天津始终以破界姿态拓展全球视野,彰显出河海文化开放创新的活力与魅力。 以河为韵、以海为魂,天津演绎着水与城的浪漫交响。感受河海津韵,会让更多人了解天津、认识天津、爱上天津。(向秋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