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-【唯一官方网站】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天下 > 聚焦 > 正文
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:区域创新体系
www.fjsen.com 2025-11-12 22:38:32 来源:新华网

延伸阅读

怎样完善区域创新体系:

完善区域创新体系,关键是要统筹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,鼓励各地立足实际、差异化创新发展,完善区域协同创新、央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,适应科技强国建设的要求。

第一,强化央地协同创新。健全科技创新战略规划、政策措施、重大任务、科研力量、资源平台等央地协同制度,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机制。围绕国家战略目标,鼓励地方承担国家任务,探索支持地方科技创新项目上升为国家项目,推动央地科研力量协同创新,形成全国创新一盘棋格局。兼顾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,强化央地科技投入共担、重大任务协同、创新平台共建共享。鼓励中央级高校、科研院所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强化与地方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,共同解决区域性共性问题。

第二,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和共享。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,促进技术交易市场有序发展,推动科技成果扩散、流动、共享。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,加强跨区域创新规划、政策协同。搭建基础条件共享平台,促进数据共享,构建跨区域的产学研协同载体。推动人才、资本、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和跨区域高效流动,提高创新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。支持地方联合开展科技攻关,共同解决产业共性重大技术问题。

第三,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各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,依据区域特色和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多元化,激发创新活力,还有利于区域合作与竞争,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实施。通过高水平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,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和增长极。加强对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宏观分类指导,健全区域创新发展监测评价体系,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区域配置,避免“内卷式”竞争和同质化发展。统筹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功能区,加强管理,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错位、协调联动、作用凸显的发展格局。鼓励地方根据科技创新优势,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,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,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鼓励地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开展先行先试,增加科技投入,加强区域协同创新,完善区域创新生态,培育新动能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塑造发展新优势。

责任编辑:翁晗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