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-【唯一官方网站】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天下 > 聚焦 > 正文
新华时评|为中医药文化注入“时代流量”
www.fjsen.com 2025-11-13 10:34:16 来源:新华社

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?题:为中医药文化注入“时代流量”

新华社记者田晓航

近期,中医药文化频频“出圈”:系列短视频《古典医籍里看中国》刚一上线便迅速登上多个视频平台热榜,全新视角引发不少网友对中医药的兴趣;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陆氏针灸疗法、海派膏方、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等中医药非遗展示,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体验。中医药文化“破圈”传播的背后,是把握时代脉络的创新探索。

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是中华之瑰宝,但深奥的内容令其难以走入大众视野,制约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影响到中医药技术传播与应用。《古典医籍里看中国》通过活泼的动画演示、巧妙的AI生成,让古代医疗场景、炮制工艺、针灸铜人等经典内容跃然面前,以“小快灵”的轻体量传播形式和生活化语言“拆解”中医药古籍知识,中医药文化的形象更加鲜活、立体、可亲。

中医药主题集市受年轻人追捧,冬奥会、亚运会上掀起“中医热”,中药茶饮成为养生新时尚……近年来中医药文化“破圈”传播的背后,是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增强的“双向奔赴”。然而,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仍有距离,较强的专业性也抬高了其传播的门槛。

融入生活、走近大众,传统文化的生命才得以延续。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,让中医药文化走得更远、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,就必须为中医药文化注入“时代流量”,推动其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
让中医药文化搭上“流量快车”,要加快数字融合,用好现代技术和信息化手段,对中医药古籍、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等进行抢救性保护,搭建中医药知识数字化服务平台;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,创新传播形式,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品牌活动、精品力作,激发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与认同;还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科普队伍,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的“跨界”人才。

紧跟时代步伐,贴近群众需求,善用科技赋能,才能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,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、增强文化自信贡献更大力量。

责任编辑:陈雨文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