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部“回炉再造”要把严“出口”
2017-05-09 15:39:41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林瑶 我来说两句 |
5月3日上午,陕西省旬阳县第一期“回炉锻造班”开班,15名学员接受集中培训教育,其中包括县国土局原党组班子7名成员。(5月9日 人民日报) 召回干部“回炉再造”已成为众多省市整治为官不为的重要尝试。去年云南省召回了1117名不胜任、不适合、不履职、不作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;贵州省毕节市召回了510名为官不为的干部;湖北黄石对不履职尽责但也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19名县级干部、37名科级干部实行召回,并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教育训导。召回制度成为一些地方治理懒官、庸官,让干部有所作为的有益尝试。 “回炉再造”,回炉是手段,再造是目的。工作不熟悉、不投入,工作中不履职、不作为,是干部被召回的主要原因。召回制度关键在于通过“回炉”这个过程,对干部在能力和作风上的问题进行改造提升,让干部“回炉淬火、加钢锻造”。 “再造”对比“初造”而言,“初造”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,而“再造”则是对图上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,“再造”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。各地的干部召回方案虽有差异,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。组织部门或纪检部门通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,确定召回干部人选,而后通过集中学习教育、组织座谈、专家心理疏导等措施,让干部“回炉锻造”。 “回炉再造”要根据不同的召回原因采取不同的“淬火”方式,做到缺什么补什么。有的干部被召回是因为工作能力问题,针对基层经验不足的干部,恐怕不能仅仅通过集中学习、组织座谈就能解决问题,最主要的还是要让这样的干部到基层、到群众中去“回炉”,跟百姓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切实“沉下去”当普通劳动者。而对于不履职、不作为的干部,则需要通过“回炉”加强教育,组织诫勉谈话,用“紧箍咒”驱除“庸懒散浮拖”的工作作风。 “回炉再造”需要把好“出口”,严防不合格“产品”流入市场。作为企业,如果被召回的产品经过改造后流入市场再出现问题,这个公司将失去市场的信任,面临倒闭的风险。干部召回要本着对人民负责、对干部负责的态度,严抓干部的“再造”过程,对“再造”后的干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,通过考核方能进行职务安排。 |
相关阅读:
- [ 05-03]10万元买纪检干部一条腿 疯狂如何炼成
- [ 05-02]让不流热汗的干部淌冷汗
- [ 05-02]干部作风必须脱“虚”向“实”
- [ 04-26]年轻干部不妨“慢”些成长
- [ 04-14]群众“最多跑一次”干部要当好“店小二”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